深港财经

影响A股港股市场的风险因素及未来布局

深港财经2018-08-13 12:33:24


后续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支撑力量在于,中国资产配置新逻辑,在于行业龙头、优势企业强者更强、价值重估。
具体而言,随着全球流动性大拐点确认,中国经济也进入降速之后的低位徘徊阶段,正是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胜劣汰、提高效率、加速改革的阶段。中国经济政策和资产配置随之变化,中国权益资产的基本面研究的重点,应该淡化预测GDP波动或者争论是否是“新周期”,而更应该重点研究“新结构”,重点研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势企业的基本面分析。相对应的是,中国资产配置从“钱多资产荒”的炒估值泡沫逻辑,转向“盈利驱动、价值重估”的基本面逻辑。
如果类比的话,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之后到80年代经济降速之后的转型阶段,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参考。
中国GDP增速稳定在6.5%-7%之间,回落到1997-1998年和2008-2009年两轮经济见底时的水平。后续本轮经济转型的效果会更明显,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会加速优胜劣汰,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金融监管加力,企业盈利向龙头集中;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消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显著。
具体而言,降速之后的转型阶段,盈利驱动、价值投资的方向将聚焦各个细分行业龙头。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增速下台阶并开始企稳之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龙头公司前景会更好。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漂亮50”、微软等各个行业龙头公司。
3、AH股能否携手共进?如何看待AH股之间的价差?
答:立足当下布局中长期,中国大类资产配置的优选中,A股和港股为代表的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性价比好于楼和债,其中港股处于牛市初期,A股震荡市“平衡上的舞蹈” ,最终会携手共进。
首先,我们预测今年MSCI有望将A股纳入指数体系,从而改变过去几年外资持续降低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比例的趋势。我判断,风水轮流转,未来数年将能看到 外资“西水”东进的力度会不断加大,从而最终对于A股和港股都有利。在欧美复苏和中国一带一路的带动下,新兴市场经济有望被带动走向复苏。全球资金流动,也有望从过去5年发达市场持续优异于新兴市场,转向回流新兴市场,从而,中国资产在“赢家通吃”龙头股基本面改善的带动下,配置比重将提升,其中作为全球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将率先受益。
其次,从基础资产的隐含收益率来看,风险调整之后,A股和港股的性价比相对债券和房地产更好,未来将持续受益于社会财富再配置,特别是受益于保险资产和银行资金进行资产管理的强烈需求。
第三,除了A股H股受益于海内外财富的再配置,A股和H股的价差也将逐步收窄,特别是龙头公司的股价将率先趋于平价。因为,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港股作为估值“洼地”正无缝对接内地庞大的社会财富,中资“北水南下”和外资“西水东进”将共同推动A股和港股投资理念的融合,这并不是简单的“A股港股化”或“港股A股化”,而是更加强调“基本面分析、盈利驱动、价值投资”。
4、投资者应该布局哪个市场?哪些品种是关注的重点?
答:二季度对于港股和A股都面临风险释放的短期颠簸期,但是,恰恰正是防守反击、立足长期的布局期,有惊无险,耐心地做基本面研究,在风险释放后,反而是更佳的买入时机。
重点关注的港股和A股的长期品种,按照中国资产配置的新逻辑,很简单就是各行业的龙头,行业龙头“盈利改善驱动价值重估”的大逻辑将延续多年。
至于二季度的可以操作的四条主线,包括:
投资主线1: 资金收紧阶段,以“现金牛”型公司为防御
投资主线2:用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价值股龙头来防御
投资主线3:耐心等待,逢低买价值股“Winner Takes All”
投资主线4:耐心等待、逢低布局国家战略相关的行业龙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深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