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财经

水滴直播侵权事件持续发酵 网络直播要分清“公”与“私”

深港财经2018-08-15

水滴直播门事件上演现实版“楚门的世界”

一篇《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近日引发轩然大波。发文者称,360旗下的“水滴直播”将餐厅、网吧、健身馆等场所的现场直播上网,健身房自拍的女孩、穿紧身衣练体型的女顾客、同桌吃饭的男女等画面都出现在网上。有消费者得知自己被直播后,找商家理论,商家则称是“水滴直播”的责任。

12日,360智能摄像机团队发表声明称:有些店主安装360智能摄像机进行直播宣传时,没有对店内消费者尽到足够的提示义务。对于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侵犯个人隐私,以及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一经发现,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并对违规用户进行禁言、加黑等操作。这种甩锅给商家和直播使用者的态度,显然不能服众。

4e5d0003420d6ec60dd7.jpg

13日下午,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通过个人微博对此事做出回应,他认为这位“92年女生”发表的文章存在抹黑360公司的情况。周鸿祎对媒体表示,该事件有幕后黑手,他将拿出几个比特币悬赏,让大家帮忙找出幕后黑手。他还称,水滴直播后台有100人的团队对直播视频进行审核,用户要是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可以在直播页面进行举报,水滴直播会跟进处理。

昨日晚间,陈菲菲再度致信周鸿祎,称自己背后没有人指示,也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也没有花一分钱推广,“不是我一个人的呐喊,而是民意”,“我来告诉您得罪了谁,您得罪了消费者,得罪了普罗大众;您想知道幕后黑手是谁,幕后黑手就是他们”。

然而这并不是水滴直播的“第一次”

从 2015 年起,奇虎就由自家创建人兼 CEO 拍板了一个“硬件免费”的市场政策,用免费的硬件培养用户使用云服务。而第一步实施计划,就从 360 小水滴智能摄像头开始,360 云智能摄像头彻底免费,大范围地向商家、学校赠送,之后,水滴直播也随之产生。

这不是水滴直播第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2017 年 4 月南方网发表了《教室、游泳池、按摩馆、成人用品店、诊所、酒店……你随时可能被直播》的报道,直指水滴直播涉嫌侵犯隐私权和肖像权。在水滴直播平台上,所有网友都可以观看到各式各样实时播放的视频,还可以进行打赏、评论。

4e600002b32abda9bb42.jpg

周鸿祎将这些都归为造谣者抹黑,这也并不奇怪。从 360 摄像机走硬件免费这条路开始,在监控市场上就竖起了大片敌人。

众所周知,一套监控系统购置安装费用并不低,当有一家厂商通过免费手段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厂商被排挤了出去。俗话说得好,断人钱财如同那啥那啥,激烈的商业竞争表现在互联网时代,当然就是请来有手段的公关团队,截你短处,捅你弱点,然后让全网的矛头指向你。

水滴直播是以监控安防之名行直播偷窥之实

隐私安全无小事,从安装摄像头到监控,再到向公众直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用户到商家再到平台亦如是。

义务与权利是同在的,这则“免责声明”,恰恰是把权利捏在自己手中,将义务推给了商家。人民网曾指出,如果没有边界与规则,越自由的网络,越发酵巨量风险。

监控与直播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吗?首先,监控需要透明化,但监控内容本身并不是公众谈资,而一种监视手段;其次,监控也是一种控制手段,通过监视来控制一些行为的发生,良币驱逐劣币;再次,直播面向的是大众,即便是公众场合,个人也是具有隐私权的。

4e660000c3b122a7ae29.jpg

普通百姓并不理会这其中有多少商业龌龊,触及底线的是以安全为名的监控,背后却是以商业猎奇为实的直播,这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气炸。试想如果我们平常去消费,去娱乐,也被这么全须全尾的直播出来,供所有人观看,评论,我们会作何感想?

但在很多人眼中,普通人的隐私并不叫隐私,当商家被质问为什么这些监控会放上直播平台,以及知不知道这是在侵权时,很多商家的表达是这样的:“这是平台的锅。”“吃个饭能有什么隐私?”“没人关注你在哪个网吧,也没人关注你在网吧里做什么。”“你去报警吧。”

说来好笑,在中国,老百姓对于手机软件会不会窃取个人信息密切关注,却愿意为领取免费礼物填写自己身份、住址和号码信息。对于自己被摄像头对准会无比敏感和排斥,却可以在冒犯到他人的隐私时毫无自觉,甚至毫无顾忌。

水滴直播混淆了“私人”与“公共空间”

中国青年报曾对2000人发放问卷,结果显示58.6%受访者认为网络直播平台节目良莠不齐,58.2%受访者建议直播平台完善监管体系。网络直播不乏暴力、色情、违法、血腥、低俗内容,因为网络直播实时性、互动性、社交性强的特点,其不良的内容对用户会有更深的负面影响。由于直播规模庞大、实时传播等原因监管的难度不小,随着直播如此迅速的发展,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直播存在的不良内容亟待解决。

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关停了“红杏直播”“蜜桃秀”等18家传播色情淫秽内容的直播企业;5月,文化部关停10家网络表演平台,行政处罚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6月,文化部对50家主要网络表演经营单位进行集中执法检查,虎牙直播、YY直播、龙珠直播、秒拍等30家内容违规的网络表演平台被依法查处;7月,国家网信办发出通知,要求全国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自7月15日起,向属地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工作。

4d04000face469dcc2d5.jpg

水滴直播的内容涉及商场,学校,家庭空间里的吃饭、睡觉、打游戏、宠物……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直播的,直播者将自己的所有私生活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所有不定向的观众公开。与微信、QQ等社交媒体偏向于熟人社交或者说定向传播不同,网络直播的传播是偏向陌生人的不定向的传播。

就像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的,电视等大众媒介不定向的的传播全年龄向的内容,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长大,从小就了解接触成人的世界,从而失去了天真纯洁的童年。网络直播也是同样的,传统意义上的“私”生活向所有人公开,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观看直播者的“私”生活,连窥私都算不上,而是几乎无成本无条件的从网络直播中看到他人的“私人空间”。儿童和成年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应该区别开来,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也是应当有着界限,网络直播正在让这个界限消解。

水滴直播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商家将镜头对准消费者进行直播,自己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有可能“万众瞩目”。摄像头是商家的,而隐私权是属于被拍摄消费者的。是否同意直播不能由摄像头的所有者说了算,也必须要经被拍摄者同意。仅仅一张贴纸就算告知了?就算得到消费者默认授权了?

4e5c0004c7d8838edfa4.jpg

饭店、商场里的顾客,不仅流量大,随意性也很大,商家怎么可能一一获得他们的授权?甚至,一些小朋友、或者对直播缺乏了解的顾客,他们又怎么知道这种“一对N”的直播意味着什么?既然不可能完全授权,那么,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理论上就必然是存在的。

也许,一个孤立摄像头,尚不能构成个人隐私泄露,但随着这种直播越来越多,形成规模效应,不法分子利用大数据及面部识别技术,就可能将一个人某一时间段生活轨迹完整勾勒出来,后果非常可怕。这也是该种直播的潜在的危害所在。

《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虽然对侵犯公民隐私权有相关规定,但规定都比较粗线条。另外,民事维权对原告的举证义务要求较高,例如侵权造成的损失怎么计算,10秒钟亲热镜头直播画面造成的损失是多少?较高的维权成本,造成现实中因侵犯隐私权能获得赔偿的案例非常少。

相对于侵犯隐私权的维权成本较高,侵犯隐私权的违法成本却很低,甚至还能成为商家的获利手段。有的商家为侵犯隐私提供帮助,虽然承担了骂名,但却能在侵犯隐私的行为为自己的商品做推广,有的还获利颇丰。

由此可见,违法成本低甚至能获利,使商家没有动力去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益驱使是直播平台侵犯公民隐私行为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共场所直播侵犯公民的隐私不仅商家有责任,直播平台为这种侵权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和便利也有责任。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在用民事手段维护隐私权成本极高的情况下,针对这种普遍性侵权行为,用行政手段集中监管和处罚,或许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在见识过中国天网的魄力之后,一旦直播形成规模效应,持续的隐私暴露,很有可能会发生通过直播平台将某个人的生活轨迹勾勒出来,细思极恐。莫让守护安全的监控,越界变成了侵犯隐私的可怕直播。

相关推荐

深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