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财经

滴滴再融资40亿美元 你觉得多滴滴还嫌不够

深港财经2018-08-15

12月21日,滴滴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阿布扎比慕巴达拉公司(Mubadala)和软银集团(SoftBank)。目前交易已经完成,协议在今日凌晨签署完毕。根据统计,2017年滴滴的两笔融资额加起来在95亿-105亿美元之间,而据相关报告显示,在科技领域,2017年赴美IPO共37起,融资总计99亿美元。这意味着滴滴在本年度的总融资额超过赴美上市科技企业的IPO总额。

a933f2daly1fmo6omoerjj21kw2y0x6p.jpg

滴滴上一轮融资发生在今年4月28日,融资额超过5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招商银行、软银中国、高达投资、银湖投资、中俄投资基金和交通银行,投后估值超过500亿美元,仅次于蚂蚁金服的750亿美元估值和此前Uber的最高时估值680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在成立5年间,滴滴已经完成16轮融资,共涉及34个投资机构及个人,融资总额超过168亿美元,如加上次轮融资,滴滴迄今共融资超过200亿美元。滴滴成立初期在烧钱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不难理解,发展至今,为何滴滴还需要融这么多钱干吗?究竟滴滴要用这些钱来干吗呢?

跑步进军无人驾驶   迎头追赶第一方阵

在今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滴滴年会上,程维宣布了滴滴的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先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然后变成全世界最大的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运营商。

而滴滴在人工智能特别是无人驾驶方面加大投入的意图,已经不再是秘密。早在2016年7月滴滴CTO张博曾公开透露:“无人车是滴滴重大战略布局,很快会有无人车上路,滴滴无人车团队将由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负责。”这是滴滴官方对自动驾驶布局的第一次明确表态。

3月,滴滴方面突然宣布在Google总部所在地山景城 (Mountain View) 建立了硅谷研究院,由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弓峰敏领导。今年11月,研究院宣布扩容,以吸引更多科研人员。

18a90001409e34d069aa.jpg

尽管无人驾驶技术现在还在初步发展阶段,但一旦这项技术成熟,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滴滴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据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主任Tom Mitchell介绍,在2015年,Uber就从神经研究院还有卡内基梅隆的机器人研究院招募了40名科学家,来研究无人驾驶技术,今年二月Uber也已与戴姆勒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一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此外,Uber还接受了丰田汽车的战略投资。

据国外相关科技媒体报道,在苹果公司获准在加州测试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两周之后,第一台在硅谷上路的苹果无人驾驶汽车也正式亮相。

而谷歌八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八年来,搭载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车辆已经完成了200万英里的测试,如今它终于打算要载人了。谷歌已经将它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重新命名为Waymo。

 积极拥抱新能源趋势   大力发展绿色出行

程维曾表示,未来5年到10年滴滴的一大使命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运营商。而在12月初,程维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曾表示,整个交通创新的变革才刚刚开始,因此,滴滴还在准备很多新的创新,如在自动驾驶与新能源领域的探索。

47100002c50cca8ae689.jpg

显然,除了“国际化”,无人驾驶外,新能源汽车运营也是滴滴发展的着力点。在新能源方面,今年11月,滴滴联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合资成立可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来支持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

这一新业务将被命名为“小桔充电”,该产品将很快正式上线。程维透露,2020年之前会在平台上推广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而在此之前滴滴希望搭建好基础设施和完善充电网络。

跑马圈地  迈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自2012年开始,滴滴通过16轮融资,获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现金。这些资金除了用于应对“补贴大战”之外,也帮助滴滴完成了对Uber中国的收购以及对ofo的投资,使其在出行市场建立起了巨大优势。当然,滴滴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在今年2月份滴滴CEO程维和总裁柳青宣布成立国际化业务部,由朱景士带队负责“启动实质性全球业务拓展”。从1亿美元投资巴西打车软件99Taxi,到联合领投20亿美元入主Grab,再到宣布进入台湾市场,滴滴的海外扩张的脚步正变的愈加急促。

50950004beac075c6d18.jpg

除此之外,程维还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充满兴趣。成为智能交通技术的领导者,并通过积极的国际化部署推动世界交通和汽车产业变革,已是滴滴发展的核心愿景。鉴于此,滴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持续加码,并在硅谷成立美国研究院以吸引顶尖科技人才。另外,滴滴对于金融板块的布局一直野心勃勃,2015年就已开始和金融机构合作在其业务中加入金融服务,如今通过旗下控股公司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以3亿美元买下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牌照,终于打通金融版图的“最后一公里”。滴滴的这一举动,也被业界解读为其正在试图挣脱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束缚,以自己积累的大数据技术来建立用户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信用等级分析、行为分析,从而提供出更精准化的金融服务。

MD相爱相杀,滴滴储备粮草未雨绸缪

2015年11月,滴滴战略入股饿了么,CEO程维进入饿了么董事会时起,同属腾讯系的滴滴(阿里也有投资)和美团点评或许已经不再是朋友。甚至在2017年9月份美团点评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时,有传言滴滴将向饿了么投资20亿。虽然此消息有些捕风捉影,但美团点评在南京上线的打车业务却是真真地杀入了滴滴的腹地。在今年10月份美团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内部沟通会上,美团高级副总裁、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公开表示,打车业务目前还在试点阶段。但到12月份,出行业务在美团点评内部的权重就急剧提升成公司几大事业部之一。

50960004092c28e6ae25.jpg

如今,在南京低调测试了近10个月的美团打车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先期拟定进入7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同时,美团正在进行牌照、团队等方面的筹备,相关人员招聘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对此,滴滴的警觉相当敏感,为应对美团点评的出行业务扩张,滴滴内部人士对外爆料,滴滴或于近期在南京试水外卖业务。南京的事情南京了,两家针锋相对之意依然十分明显,相互进入对方优势业务领域,这场战争如果无法避免,滴滴本轮的融资无疑会让其弹药足够充分。

如今,滴滴掌握着数百亿计的资金,以及来自数亿用户的海量出行数据,在这些资源的加持下,滴滴离打造智慧交通的梦想可谓是更近了一步,但是滴滴到底能走多远,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深港财经